联华证券_线上股票配资实盘_十大正规股票配资软件
股票配资行情如何 “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催生了人民公社大集体的诞生_共产主义_农业_社会

股票配资行情如何 “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催生了人民公社大集体的诞生_共产主义_农业_社会

很多人经常怀念过去的人民公社和大集体生活,常常滔滔不绝地讨论当时的种种优越性。他们会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还说“风清气正、社会公平公正”,甚至有人感叹,“没有压力、精神饱满”。更有一些人幻想能够回到那个号称“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要想澄清这些看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人民公社,它是如何诞生的,它在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股票配资行情如何,以及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人民公社,作为大跃进运动的产物,诞生于1958年,并一直持续到1984年,历时26年。它是一种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政社合一”的一种政权架构。回顾这一历史现象,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为什么在农村会有建立人民公社的动机,以及这一过程背后的实际情况。

一、为何在农村要推行人民公社化

1958年,农业生产领域的虚假报告和浮夸风盛行,造成了一种似乎农业已取得巨大进展的错觉。这种现象为急于推进农村生产关系过渡的思想提供了土壤。人们认为,原有的高级农业社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提升,必须寻找更符合当时发展需求的新型生产关系。正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人民公社化运动悄然兴起。

展开剩余81%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决定推动大跃进的进一步实施,正式通过了建立全国范围人民公社的决议。在此会议期间,发布了经过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河南省遂平县楂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8月29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合并小型农业合作社并建立规模更大、综合化更强的人民公社,将成为加速农业飞跃和农民意识觉醒的重要步骤。这个决议认为,人民公社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路径,且将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单位。

会议还指出,人民公社的规模应以每乡为单位,涵盖约2000户农户,随着进一步发展可能以县为单位组建联社。决议号召共产主义思想下的教育与实践,强调不应过分注重细节账目,尽量推进集体经营,并逐步消除私人财产。决议还强调,人民公社将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佳形式,确保最终实现全面的社会主义。

此决议一发布,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引发全国范围的响应。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强调要迅速建立人民公社框架。随之而来的是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人民公社化高潮,完全突破了毛泽东提出的先试点、后推广的要求。根据中央统计数据,截至9月29日,全国共建立了23397个人民公社,涉及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0.4%,到10月底,已达到26000多个公社,几乎涵盖全国所有农村,人民公社化在短短两个月内彻底取代了原有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二、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在1958年8月的视察中提到,人民公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管理和协调。这种设计思想明确了人民公社的核心特点,“一大二公”。

首先是“大”,意味着规模庞大。与小规模的初级社、甚至中级社相比,人民公社的规模通常在4000户以上。例如,河南省商丘县的超英人民公社就拥有20457户,覆盖人口近10万人。人民公社的经营范围也比以往的社团要广泛得多,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经济领域。同时,工、农、商、学、兵一体化的设计更是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其次是“公”,即公有化程度极高。人民公社通过收回自留地、家禽家畜、家庭副业等生产资料,推动了公有化的进程。此外,大规模的公共食堂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使得农村居民享受到几乎免费的食物,形成了极强的集体意识。农民形象地说:“除了筷子和碗,其他的都归公了。”

三、人民公社化的几个典型案例

在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表现出了极端的“急于过渡”思想,认为短时间内就能跨越到共产主义阶段。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相关规划和实践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徐水人民公社:1958年9月,河北省徐水开始实施共产主义试点。徐水县人民公社在全县范围实行统一核算,为每位居民提供“吃饭、穿衣、住房、医疗”等全面保障,甚至提供洗澡、理发等服务。此举迅速成为全国各地参观的热点,甚至吸引了众多国际观光团体。

山东范县共产主义: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宣布计划在196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提出粮食生产力达到万斤化,并为每位居民提供免费衣食住行。毛泽东在查看该规划后表示,虽然时间有些紧迫,但三年内完成这一目标仍可行,甚至建议相关领导前去实地考察。

湖北跑马乡共产主义:湖北省当阳县的跑马乡宣布,自1960年11月8日起,将正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当天,乡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社会主义结束,共产主义开始”,并鼓励村民拿取商店商品甚至邻里家中的物品。此种荒谬的举动,展现了当时部分地区对过渡的极端幻想与不切实际的追求。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刻教训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深刻揭示了急于求成的风险。在追求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急于过渡的思想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仅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严重损害,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灾难。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作出了科学的评价。决议指出,尽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忽视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盲目推进过快的生产关系过渡,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和大量不切实际的举措。这些经验教训应被后人深刻吸取,以免重蹈覆辙。

发布于:天津市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线上股票配资实盘_十大正规股票配资软件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